top of page

工程編碼的迷思 (1) ~ The Never-Ending Story of Engineering Coding Systems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

已更新:9月26日

迷思的概念在字典中的解釋是「發生在一個人、一種現象、或組織周遭未經證實、或錯誤的一種信念」。 比較通俗的解釋是:「迷思就是一些,人人都這麼說或這麼想的事,大家都知道好像應該是這樣,卻沒有人真正知道是不是這樣或為什麼是這樣的事。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去追究其是非、與真假。


這裡所要談的"迷思",指的是所謂的"工程編碼",因為大家都是用這樣的編碼方式,而且似乎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條路,所以後來的人,很自然地就跟著前面人的腳步走。 任何的行業,要進行電腦化的第一步,首先碰到的問題,就是要考慮編碼系統要如何編寫 。


營建業的電腦化,從早期的榮工處,中華工程,還有公家機關的捷運局,算是做的比較有規模,另外,一些想永續經營的私人營造廠或是建設公司,也都有自己的編碼系統,但是真正有心電腦化的公司,在比例上,也僅僅是少數而已。


那曾經是一個萬"碼"奔騰的年代,但是各編各的碼,也各彈各的調,誰也不服誰,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年代。


任何行業的電腦化,首先要面對的問題,是如建立一套編碼系統, 對營達業而言,由於工料項目及種類,多如牛毛,工料編碼更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。


許多年前,從我開始要開發<工務管理系統>的時候,工料編碼的問題,著實曾經困擾了我很久的一段時間,我也曾經困在工程編碼的迷思中很久,當初我也認為要對每一個工程項目和工料做都要做編碼,也認要越詳絪越好,而且要鉅細靡遺地,包含所有可能用到的工程項目和工料。


但是當我參考了世界各國的工程編碼系統,再加上自己多年的工程實務經驗之後,我暮然發覺工程編碼的工作,竟是一條永無止境的工作。這就是我的題目 <The Never Ending Story> 的由來


編碼系統的重要性,在於這是一條不歸路 (River of no return),因為一旦編碼原則確定了之後,就幾乎就沒有辦法回頭了,屆時即時錯了,也要讓它錯到底,不然前頭所花的功夫就白忙瑒了,因為一切又要從頭開始。


由於各路英雄好漢的相繼投入,因此各編各的"碼”,各彈各的"調",誰也不服"誰",所以"工程會"~這一位武林高手,終於出手了,於是登高一呼,想一統江湖,讓這一匹野"碼",降服在他的麾下。旋即推出了PCCES這個估價糸統,但我所知道用過這個系統的人,無不吃盡苦頭,更誇張一點的台語形容詞是~哀爸叫母~,但是為了標公共工程的案子,許多營造廠還是得硬著頭皮,用它來準備標單。


當我仔細地檢視了PCCES的編碼架構時,呵! 居然看到了捷運局PM編碼的影子。 原來PCCES的編碼是在捷運局的編碼架構上,再把它修改擴大而成。本以為工程會人才濟濟,應該會有一番創舉才是,想不到還是選了一條捷徑,而且誤入歧途,還越陷越深,。


捷運局的編碼,分為 <工程項目編碼> 和 <資源項目編碼>,這兩種編碼的長度,都是八碼。其中工程項目的編碼,前兩位是採用CSl Master Format 的分類碼 (2碼),而PCCES則是用CSl Master Format 的細項碼 (5碼),再擴增為10碼,但資源項目編碼則擴充為11碼至13碼。 我個人認為 <工程項目編碼> 其實是多餘的而且是没必要的工作


很明顯的,看來工程會的企圖,是想囊括所有的工料編碼,它的理想是很好,但是最後工料編碼的工作,將陷入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,舉例說明如下: PCCES碼,把土方開挖的里程數及鋼筋的號數以及建材的規格,都放入編碼內,把這些資料都放入編碼之內的結果,會造成工程編碼不斷地成長到無止境的地步。


但是工程會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台灣營建業人員的電腦素質,可能是排名在所有行業之末,根據2014年的PCCESS編碼正確度的調查,結果發現編碼的正確率只有5%,也就是說十個人裡有9個半的人,都會編錯碼,請參考工程會編的<公共工程編碼系統>就可以知道它的編碼的複雜度。


追根究底 PCCESS 的編碼,最大的主要問題,是出在不該採用美國 CSI MasterFormat 做為編碼的架構,因為 CSI MasterFormat 只適合做為規範的編碼之用。


<Part 1> 待續

18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PMBOK是PMP人修練功夫的葵花寶典, 它包含了十種套路, 這個寶典的架構, 簡直就是為從事營建業的PMP人所量身設計的, 其中有兩種套路, 一定要同時修練, 才能相輔相成, 讓自己的功力加倍; 其一是"進度", 其二是"成本"。 從WBS的修行開始入門到煉出名為EVA的內丹, 那是一條相當遙遠和漫長的道路, 要經過千山萬水和通過各種層層關卡和考驗, 才能成功的煉出內丹 (又名EVA)。就以本人

資源配置和現金流量 (Cash Flow)的製作, 是進入第三關的武者,所需要修練的功夫,也是所有修練P3的人,最重要的關卡,通常在這關卡中, 剩下的四個人中的其中三人又被抬了出場。只有一個人,也就是大概只有10%的人,才能通過這項關卡,繼續進行下面第四關的修練。 台灣的工程慣例是,在合約簽定之後,業主就急著要開工,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,給讓承包商做動員準備和擬定施工計劃的工作。 倉促開工的結果,造

能進入第四關的修練,表示P3的功法已經練成功了,接下來的動作是將已經完成的工程進度表,現金流量曲線 (S Curve) 付諸實行。功法雖然練成了,但是功力還有待加強,唯有透過各種實戰的經驗,才能讓自己的功力,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。 這時,原本所排的進度,稱為基準進度 (Baseline Schedule), 當工程開工後,就會產生所謂的實際進度(As-Build Schedule), 這個實際進度也

bottom of page